Hello_World / LabStories / LifeStories · 2020-09-17 1

一天若饭

一天若饭的宣传广告

一天若饭的宣传广告

本文是「一天不吃饭,只吃若饭」挑战的体验报告。事实上,这对我来说是种体验而不是挑战,因为几年前曾经有两周拿 Soylent 当饭喝。两周之后,同组实验室小伙伴(labmate)告诉我哪里苹果质量好且低价,唯一的缺点是有些丑 (imperfect)。忆苦思甜,当时在美国日常吃饭十分麻烦,忙碌的实验室生活让我对厨房的爱没有那么稳定,外食也没有太多经济又健康的选择,与其吃很贵的水煮西兰花,还不如自己焯西兰花,与其吃没什么味道的白灼西兰花,还不如尝试一下更省时省力的 Soylent。这一步步缓慢的发展表现在时间线上就是一条信息:她把 Soylent 当饭吃。

作为工具的若饭

在收到四瓶咖啡味版本的若饭之后,我挑选了一个工作日进行这项挑战,下面是记录进食的时间点:

  • 7:00 一杯黑咖啡
  • 10:11 第一瓶
  • 13:31 第二瓶
  • 18:10 第三瓶

早晨喝咖啡是一个习惯,当水冲破滤纸的阻隘,顺便带走咖啡粉的香气,再经由舌头、口腔和鼻腔产生感官的共鸣,最后这股暖流抵达空腹的胃。黑咖啡不引起胰岛素飙升,也几乎没有热量,所以不影响这项挑战。当天早晨的食欲不是很强,于是带着一瓶若饭去了办公室。工作了一阵,在早晨 10:11 分开盖饮用了咖啡味液体版本的若饭,没喝之前胰岛素稳定,喝完就突然饿了。出于对自己的了解,这种感觉并不陌生:持续工作能忘记饥饿,五小时空腹徒步也不在话下,一小时高强度训练外加四十分钟有氧也勉强凑合。一旦开始分泌胃液,饥饿的感觉会被放大十倍,我也知道对应的方法,喝了一杯水接着手头的工作。

一直工作到中午,因为不用去食堂吃饭,也不用回家做饭,多出来一些时间。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本该吃饭的时间,我做了什么」。若饭的创始人曾经是脑力劳动者,知道一个思路断掉再捡起来会很麻烦,我猜他们也可能会一边喝一边继续工作,如此维持 996 甚至 007。而持续高强度脑力劳动持续高强度体力劳动伤身体的道理一样,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这么做。于是照常下班,发现油箱快空了,就开去不远的地方加油,去水果店买了些水果放进冰箱(提前准备第二天的食物)。午觉后明显感到血糖处在较低的水平,于是在 13:31 分饮用了第二瓶若饭,当下有比较满足的感觉,毕竟液体体积比较大,感觉良好,但有轻微胀气。

下午的主要日程是做实验。在实验室需要很集中的注意力,正因为如此不太会想起来「一天不吃饭,只吃若饭」这件事情,一些「嘴馋但不饿的幻觉」就不太会出现。在实验台旁站了一下午,我终于回到座位上,盘算晚上是不是把少数派的征文写完。回到家中是18:10 分,按照往常这是我健身的时间,但自知如果今天健身不仅虚弱且会受伤,健身需要愉悦的心情激励自己达到一种「又变强了」的幻觉。恍惚间喝完第三瓶若饭,七点写稿子,九点半日常练字,十点半躺平,果不其然很深刻地饿了。但是,我没有起身去拿第四瓶若饭,饿对尝试过不同饮食模式的我来说再正常不过,有足够韧性的意志力,由于十分关注健身、健康及饮食,我研究过许多饮食模式,而饿在某些饮食模式中是个常态。

YouTube 上的健身博主们不断的进行饮食模式挑战。这是一个并没有那么健康的健身行业,抱着对万事万物好奇的心态,我研究和实践过:间歇断食(Fasting),比如八小时窗口、十六小时窗口以及二十三小时窗口内饮食,更极限的是一日一餐,或是精细计算日常消耗和精确称重到克的碳水、脂肪和蛋白质配比。老实讲,这样极端的饮食模式,在正常上班的情况下我最多坚持七天。但 YouTuber 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Eric,他经常制作在 Cheat Day 吃掉一万卡路里的视频,也进行过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五万卡路里摄入挑战。另一位女性健身爱好者 Stephanie Buttermor,她是一位已经毕业的生物学博士,参加过比基尼大赛,去年坦白自己饮食紊乱,尝试改变饮食模式,用她的话说就是 “all in diet”,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这里看全记录。视频中他们会拿出文章开始划线,指出间歇断食的科学依据,精确计算蛋白质摄入的计算方法以及调用身体的某个激素使用脂肪供能的条件。仿佛把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当成实验,剪辑后播出让普通观众进行 “Peer review”。突然一阵悲伤,因为似乎跟我日常工作的方法是一样的,而且没有动物伦理委员会来保护,因为他们是自愿的。

如果有一个真正健康的饮食方式,那可能是什么都吃一点,什么都不吃多,让体感带动进食。而在健康和营养这一方面,若饭不遗余力用科学证明自己「符合营养学标准」的营养价值,近期他们给若饭「体检」了,若饭液体版「升糖指数」检测结果中显示:

嘌呤含量中等(100克含63mg)

血糖指数GI值中等,GI是67左右

血糖负荷GL值低等,GL是6.2

可以得出若饭属于中GL食物、低GL食物,属于非常理想、且适合大众群体日常健康饮食的解决方案。

能用数据衡量的都是工具,不能用数据衡量的是玄学是感受是人。事实上,如果我在家里打开冰箱,看见里面有一只西红柿和一瓶若饭,我应该会先吃西红柿,不管若饭的营养有多均衡,蛋白质含量有多少克,西红柿对我来说至少是「真」的。营养学算一门学科,它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科学本身并不完备。健康不仅仅是生理方面,还有心理方面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会摘果子给喜欢的人,我也享受别人买的葡萄、荔枝以及蜜桃,但这超越了「食物」本身的含义。我曾经被送过咖啡味道的 Soylent(不能笑),对方说很可惜他想买到的是另一个包装,上面写了「咖啡大师」,但我依然觉得是特别的可爱的存在。如果说生理健康的核心在于营养,那么心理健康的核心可能是自我感知的某种状态,是每一个读者自己认定的平衡的状态。YouTuber 们不停的尝试和挑战极限状态下的饮食模式因为他们需要获得不寻常的注意力。再回到那个饥饿感袭来的深夜,因为若饭实在不美味,那索性就不吃了,躺平后卷起来,听睡前故事。

人有很强大的弹性和情绪,例如今天下雨不想上班。但在实验室的实验系统则每天稳定着推动进展,现代社会会按照一定的节奏不断往前(至少大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我有「虽有不忍但为奇迹骄傲」的时刻,比如身上装满传感器的职业运动员不断挑战人类运动的极限,不回家的科学家不断穷尽脑力实现高分辨超分辨极限超分辨的成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人可以把自己当成工具。我不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不是「工具」,程度高或低,毋庸置疑但不必在意。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若饭的卡路里、饱腹时间、饱腹感是次一级别的关键词,常年建立起的情绪思维模式指导他们做自己认可的选择。

吃饭才不是 Bug,决策能力有 Bug

在若饭出现之前,我出去郊游会带着蛋白棒或者蛋白粉,这在日常健身的人看来再正常不过,因为当天外食的蛋白质摄入不足够就会补充干净的蛋白质,这在我妈看来就有问题,但是她尊重我的决定,这也不是破坏健康的食物,她不会多说什么,只是我拿出蛋白棒的那一刹那空气有些许凝固,更别提其他人了。《通过对比 soylent 和若饭,谈谈我对代餐的理解》一文里提到:

代餐有点像一个偏科生,极致的追求效率和健康。当他试图挑战长期以来我们的饮食文化和习惯时,自然会遭到来自传统的质疑。但是当我们摘掉有色眼镜,重新审视它,会发现在特定的场景全营养代餐那无可比拟的价值。

若饭的使用场景是常常被讨论的话题,就像少数派的作者教你如何使用一个工具来提高效率,他们也会告诉你在什么场景下服用若饭比较合适。当我在办公室,若饭的优势就不仅是营养价值和快速补充能量,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弄脏手。哪怕是蛋白棒,也要撕开包装,巧克力一样的糊状有时候会粘在手上。想起学生时代上课时在课桌下偷吃东西的场景,如果是若饭,我或许会不那么偷偷摸摸地喝完,仿佛在喝一瓶水。在阅读文章 代餐,填补时间管理中缺失的关键一环 时,我想象把「若饭」换成任何一个解放生产力的工具,例如吸尘器、扫地机器人、计算器、算盘、互联网,或是特斯拉的交流电以及爱迪生改良的灯泡(哈哈),而工具掌握在使用者手中,其思维能力、意志力和决策能力是更主要的因素,哪里关键,哪里就容易出 Bug,这是墨菲定律。

进行禅修的厨房

西红柿在冰箱里,冰箱在厨房里,我也热爱厨房。只不过我的厨艺启蒙在人均不太会做饭的美国,且对做菜的热情是一阵一阵的,常常是这个月全部在学校解决,下一个月自己买菜做饭,当然在社交场合,比如组会和周末聚餐时给大家带去自制无糖燕麦小饼干以及手冲咖啡。

一个最功利但也最务实的回答是成本考虑。这一点在饮食相对丰富且低廉的国内可能不显著,但在美国则非常不同。美国一顿普通的午餐成本大约在 10 美元上下(因城市而异);即使选择街边餐车出售的廉价食物,至少也需要 5 到 8 美元。相比之下,Soylent 最贵的饮料版也只要(尽管这个「只」字或许需要打引号)3 美元略多;如果选择粉末版自行冲泡,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到 2 美元以内,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Soylent 一年体验记 一文的作者有深深的共鸣,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当时在美国买 Soylent 是为了最优的性价比。但当回到祖国,拥有很强鲁棒性的对食物不挑剔味蕾的我,可以在学校食堂用十五元吃到三个菜,大可不必为了均衡且正确配比的营养花二十元买三百五十卡的热量作为能量供给。尽管食物的选择范围更广更便宜更高效,我在国内的家里还是认真装修了厨房,买了嵌入式烤箱、搅拌机、多士炉等一系列现代厨房工具。必须要承认我不是很会做菜,但愿意学习做菜,超越单纯的口腹之欲,研究一道菜的做法让我感觉更幸福,在疫情当中培养了烘焙的新技能,对不同领域的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的认知。品鉴食物不是我的强项,但我能感受到厨师的用心,实验室里科学家的用心以及运动员的竭尽全力。悠闲的时候,会做地铁去买菜,骑车去买菜,当南瓜拿在手上能体会「土地」和「农民伯伯」的存在和真实感,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去菜场我保证能收获一些其他物种的能量。

Cooking is one of the most Zen things, you have to be there, you have to be there in the moment

学习做菜时,西式菜肴几乎都有准确严格的量和步骤,做菜如同做实验。近年来流行的分子料理或许就是实验室在餐桌上的体现。而「腌笃鲜」这样对我来说实在过于高级的中式菜肴,最好还是在餐厅里与它相遇。哪怕是家常菜糖醋排骨都需要炖很久(至少一小时)才能烂,但差不多三十分钟就可以在烤箱完成一道冷炉鸡、烤鳕鱼或是烤花菜。当看见关于锅具介绍刀具介绍的视频时,第一次意识到还要去研究锅如何保养和磨刀石如何使用,所谓研究是一个不断时间和反思的过程,哪怕你不称之为研究。实践和反思都没有很深入,因此切菜经常会切到自己、切面包会切到自己,以及用刮丝工具会刮到自己,有时候因为手握住的方法不正确,有时候是因为刀具钝,有时候因为自己笨。在厨房这个实验室里,对自己「精进」的要求降到很低。

在本次一日若饭的活动里,我编辑微博时特地让大家给出自己做菜的小技巧,分享给更多像我这样「手笨、不是很厉害、但愿意下厨的人」,评论区的「苦瓜苹果汁」、「腌猪瘦肉的时候放酱油+胡椒做出来竟有甜味」、以及「烤箱提前烤好南瓜、蘑菇、胡萝卜、菜椒、肉类,然后打开一个鹰嘴豆罐头和一袋沙拉菜,拌色拉夏天一次可以搞定三天的量」,让我感到屏幕后面的是鲜活可爱的生活气息。

尾巴

文章下方看到伯恩的一段评论:

因为本身就是源于我自身这种小众需求,受众条件非常坎坷,主要是工作忙碌、工作超过5年、对健康有需求、对营养有认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男性用户。不过这样也好,无需迎合大众认知去做一些虚假的产品卖点(吃啥补啥之类)。

我不做市场,不分大众、小众、男性、女性,若饭和下厨房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可能性。在每天下午四点四十九分,有个同辈同事会提着同样一份西红柿鸡蛋盖浇饭去他的实验室(惊呆,因为正常的实验室不能吃东西以及喝水),我眼睁睁数着他的头发,以及与发量日渐反比的文章数量,他已经是个非常出色的青年科学家。但每次我还是想跟他聊两句,推荐一下若饭,但依旧会有些不好意思,怕别人觉得被冒犯。后来每次看见他,我能想到横渠四句中的「为往圣继绝学」,那么如果有东西能够为之提供工具,拓展可能性,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

一天若饭的挑战最后,我只服用了三瓶若饭,还省下来一瓶,我对此哭笑不得,但也知道就仅此一天而已。后续不一定会持续稳定购入,但每当有远距离公路旅行时,我应该会放一箱在后备箱,跟矿泉水放在一起。

—-

如果你喜欢篇文章,可以在这里进行捐赠,以支付博客的域名与服务器等开销,也支持我写出轻松且有内核的文字,毕竟若饭还是挺贵的,哈哈。